诗中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孔望山就是这样一片让人留恋的地方,这里四季风景优美,树木葱茏,微风习习。
孔望山东西长800米,南北宽300米,距今已有18亿年的历史。这里环境优美,名胜也很多,被称为“华夏第七十一福地”。有以佛教摩崖石刻为代表的很多宗教的遗迹,还有建于唐代,原名龙兴寺的佛教庙宇——龙洞庵,还有“承露盘”“杯盘石刻”,以及大量当地官吏文人墨客登临赏游所留下的“龙洞庵石刻群”。这里拥有着的浓浓历史文化气息,是极佳的登临玩赏之地,并且作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佛教信徒,带着憧憬和信仰前来,追忆着留在这里的佛教遗迹。
小院十分幽静,庄严肃穆,是连云港现存最早的古刹之一。 在院中,大殿正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像,两侧是阿傩和迦叶两个弟子,以及守护他的是十八尊罗汉彩绘塑像。前山门中的神座上,前面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弥勒佛,背后是韦驮天神塑像,进入东厢房是观音殿。虔诚的佛教徒来到这里总是会静默耸立,肃然起敬。
龙洞庵的整个建筑以大殿和山门为一中轴线,左右对称。大殿两侧有棵千年古柏,仍然苍翠欲滴。东侧有棵始植于宋代的糯米茶树,春季花开时节,大片雪白的花像覆盖满树的雪,露出些许翠绿的叶,留下一院的清香沁人心脾。
大殿建于2米多高的台基之上,殿宽10米,进深7米,殿前有广阔的月台,左右有厢房,颇幽静淡雅。庵中至今供奉着在此圆寂的能空法师的舍利子照片,成为庵中久负盛名的镇庵之宝。外壁由名人题刻镌满的龙洞,现存宋金元明清诸代题刻24方,隶篆草行,风格迥异,大小不一的字,琳琅满目。这里是爱好研究历史和古诗词的人最向往的地方,人们感受着在遥远的过去,那些满腹才情的文人们,伫立在这龙洞前,抒发着胸中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
孔望山摩崖石刻东汉时期佛教题材内容的发现,将中国摩崖佛教石刻上推了几个世纪,专家认为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群,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早期道教和佛教遗存,比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还早200多年,被誉为“九州崖佛第一尊”。
摩崖造像全部在孔望山西南角,来到这些石刻面前,不禁为眼前所见的而惊叹,虽经历了1000多年的栉风沐雨,但这些依山就势的造像石刻仍栩栩如生,辉耀于石壁之上。雕刻而成的石刻,东西长17米,高9米。造像有佛教题材的佛菩萨弟子力士和供养人等,也有道教题材的人物造像,还有部分以“进谒”“宴饮”为主题的世俗生活的内容。其中佛教造像大多反映多为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佛教传统,有“舍身饲虎”图“说法图”“涅槃图”等。造像的雕凿技法具有鲜明的汉画像石的特色,凹雕凸线雕浅浮雕高浮雕等雕凿技法都在造像中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
孔望山除了造像群这一宗教遗迹外,还存在其它类似的亦有道教也有佛教遗迹,。在造像群东南侧不远处有一汉代高大石象,它体型雄健浑厚,神态温良驯善。石象左腹刻脚带脚铃,手持长钩的象奴。佛家经典和佛事活动之中,常以钩驯象,这也是养汉代时驯养家象的常见之术。石象四足下,均刻出仰莲一朵,莲花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这四朵仰莲更表明了石象属佛教题材的最好证明。
再往山之南,伫立着一尊石蟾蜍,研究发现,这石蟾蜍应属汉代。战国秦汉,直到魏晋,蟾蜍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物,是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
在考古调查中人们发现,除了佛教的遗迹,孔望山中也存在些许与道教相关联的遗迹。孔望山东主峰顶两处东汉至魏晋的道教遗存。一处为“石承露盘”,另一处为“杯盘刻石”。“石承露盘”顾名思义,承接甘露的石盘,用来服用所炼丹药,“杯盘刻石”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祭祀道教崇敬人物的祭器。这两处重要的石刻遗迹位于孔望山主峰顶上,极目远眺,一览无余,给人飘然出世之感,实为理想的饮仙露美酒求仙拜仙和修炼成仙的绝佳场所。
1981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看到了学术讨论会的有关资料和图像拓片,以其佛学大师的独特视角,欣喜题诗道“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 尽管深入的研究还在进行,但这些丰富的历史遗迹,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真实存在,彰显了连云港,在中国佛教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些庙宇石刻穿越滚滚红尘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寂静无声,凝视着遥远的未来。
如今的孔望山游人如织,他们来到这里爬山跑步组个小团体打打太极,甩着响鞭比谁的力道更大,鞭子最响,甚至有的人还吼上两嗓子。他们像冒老师一样,喜欢这里的人文气息,这里的一草一木。孔望山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气息是属于这片土地的宝贵财富,更是作为连云港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