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译书

如何翻译书

2019-05-24 17:53:16
来源: 互联网整理,仅供参考

翻译,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地域的界限,将灿烂的、丰富的、奇妙的文化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可以在现代化的二零一九年,感受到千百年前古人所著书立传中传达的智慧。我们可以在中国的一个普通的城市角落,赏读西班牙或者英国某位作家的诗集。这就是书籍翻译的魅力。

一、尊崇原著,力求“原汁原味”

不管是翻译古文,还是翻译其他各国的语言作品,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尊崇原著。译者的使命,是传达、传递一种思想或是理念,因此不可以不合时宜地“添油加醋”。很多作品,是饱含情感倾向的,这就需要在翻译之前了解得更加全面。对作者要了解,还要通读全篇,译者“精准”地把握,只为呈现出最“契合”的翻译。

二、巧思润色,把握“弦外之音”

这里涉及到一个“度”的把握。同样的原著,一千个翻译者就有一千个漂亮的版本。也许,无论如何不同,意思的传达都是差不多的,但我们看到比较出彩的翻译都具备这样的闪光点:语言流畅自然,饱含情感色彩,如听原著作者真诚对面而坐,与你侃侃而谈。这其中是妙不可言的,“化有形于无形”往往境界更优。在“原模原样”的基础上,润色用词,又不改愿意,这最为彰显巧思。

三、定位风格,明确受众

翻译的过程,还要着重思忖一点,就是你的受众是谁。我们在举个实例。比如,将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这本法文著作翻译为汉语,需要注意什么。定位,简单地说就是——给谁看。如果想给小朋友看,那其中的语言就尽量不要太高深,要考虑到孩子的理解力。如果是要翻译为比较经典、严肃的版本,那就要用词更为精准一些。文学作品的版本,不管如何变,中心思想和呈现的主要事件都不会变。这也是翻译的妙处所在。由此就不难理解,当我们在书架上遇见同一类的书,译文不同,版本、薄厚也会出现差异的缘由了。


  • 微信好友

  • 微信朋友圈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