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儿郎前来吃喝——谈谈《天书奇谭》的配音

带领儿郎前来吃喝——谈谈《天书奇谭》的配音

2018-06-27 10:16:53
来源: 互联网整理,仅供参考


我应该是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儿时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之所以奉献了那么多精品,一个重要原因是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我那么钟情的名字:上海电影译制厂。譬如我之所以觉得《天书奇谭》是最后一部特别棒的美术片,原因之一就是这样豪华的配音阵容已经没有了:


丁建华最著名的角色该是茜茜公主,但她的绝活就是配小男孩。用她自己的话说,参加文艺表演她经常用“叔叔阿姨好”来开头。虽然李梓也配过《英俊少年》里的海因切,甚至刘广宁也经常客串男孩。但说到那种憨憨傻傻,虎头虎脑的愣劲,丁建华还真是可以从两岁开始往上一直兼容(没有“听”过她的《我两岁》真是太可惜了)。



蛋生天生地样,无论是容易上当受骗,还是那股敢和天斗的倔强,丁建华可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角色就是那头牛,她的声音表演就是那把不会生锈的刀。“你们欺负人,把天书交出来”。这样的小孩谁不想欺负欺负呢?

译制片最重要的其实和电影一样,还是得看导演。自从苏秀离开,类似《虎口脱险》这样的伟大作品就此绝迹,就美术电影而言同样如此。而当时亲自上阵的苏秀老师更是把这个让人又恨又怕的老妖婆诠释得惟妙惟肖,能如此抓人的大概也就是《半夜鸡叫》里配地主婆的潘我源了。这个片子的定海神针并非是袁公,而是这个人憎鬼厌的老狐狸。


  
那么人见人爱的当然就是小狐狸了。那只扭来扭去的女狐狸。那只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娇滴滴的小狐狸。她是那么风情万种,她甚至都没有什么污言秽语。她就是那样扭啊扭地走进了我的心,我关紧了门,她还是无济于事。那样也好,否则怎么还能做别的。
  
如果说女狐狸是饱暖想什么呢,男狐狸则完完全全只想饱暖。吃蛋吃粥吃鸡,什么都吃,变成蝗虫大仙还是要吃。最后竟然临时抱佛脚的飞上了天,去吃人,去吃那些烟花。一老一少两只狐狸,还不是都是为了这个直狐?


这个电影里的玉帝没有那么凶狠,老眼昏花,不知道是善意还是懈怠。总是慌慌张张地问:怎么了?玉帝都不是瞬间知道过去未来,还叫什么玉帝。

这个片子准确的说没有刘广宁,因为刘广宁只说了寥寥几句话。当然这么少的几句话,也让人心里一动。

乔榛配胖胖的角色总是特别出色,在《虎口脱险》里配那个动物园的饲养员,那个准备用降落伞改成衬衣的男人。这次他更是来了一个肚子上有奶子,奶子中间有胸毛的胖厨师。配上浑身都冒着尖酸刻薄劲头的店小二,两个人简直就像一副牌九翻出的天罡地煞。乔榛只要不伟光正,就能爆发出他特别好玩的一面。

“去咬,你给我去咬,否则我就杀你的头”。这样卑鄙的话要出现可爱的效果,只能是曹雷老师啊。曹雷老师说她配一百零一点斑点狗的时候,一堆小演员趴在她面前,谁的戏到了她就像拍鼓那样的去拍头。只有这样孩子气的曹雷奶奶,才可以这么平平无奇的角色让我们念念不忘。



说到这里,很多人该会发现有很多名字还没有提到。除了离开这行业的翁振新和早已经出国的杨成纯,很多人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譬如袁公,那个敢和天斗,那个铁链加身还气宇轩扬的袁公;

那个年纪一把,没有胡子还对小狐狸动了心的老方丈;

一个“我是你爸爸”的杨文元,一个“还给我一个爸爸”的尚华;

甚至前一刻还在把肉炖上,把皮扒了,后一刻就跪下叩首大仙有何吩咐的地保伍经纬。

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我们以为会一直陪伴我们的上译老师们,都不见了。

就如《虎口脱险》电影录音剪辑里的旁白:风吹远了,听不见了。

“带领儿郎前来吃喝”的老师们,何日君再来。


附配音演员表
  
蛋生��丁建华
老狐狸��苏秀
女狐狸��程晓桦
男狐狸��施融
玉帝��孙渝烽
村妇��刘广宁
胖厨师��乔榛
小二��严崇德
小皇帝��曹雷
太监��童自荣
公差��程玉珠
府尹��翁振新
小和尚��杨成纯

袁公��毕克(已故)
老方丈��于鼎(已故)
土地��胡庆汉(已故)
知县��尚华(已故)
知县的爸爸��杨文元(已故)
地保��伍经纬(已故)
太白金星��富润生(已故)

配音导演:苏秀



  • 微信好友

  • 微信朋友圈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