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由北京人艺前辈国宝级艺术家集体表演的无伴奏合唱节目惊现网络,这是人艺老艺术家在央视1983年大年初一播出的春节晚会上表演的。
这个表演名叫《叫卖组曲》,创排于1952年,曾在1962年应中央电视台之邀参加“笑的晚会”栏目演出,又在1983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新春乐联欢晚会”新年晚会,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段视频就是从这个晚会的录像里截取的。
据蓝荫海回忆,这个节目的打磨过程和人艺的任何一出话剧一样严谨周到:
……大家反复琢磨、研讨,对这个无名的小节目进行了艺术加工,再创作。将原有那些零散单调的吆喝声,经过认真梳理,分别放在老北京某一天从早到晚的规定情境中,按时序排列:如早晨出现卖菜的、卖早点的、卖报的……午间可以出现卖雪花酪的、卖冰棍儿的、卖小金鱼的、磨剪子戗菜刀的……晚上可出现卖臭豆腐的、卖卤煮炸丸子的、卖落花生葵花子的、卖硬面饽饽的……透过这些不同行业的小商贩,由不同时序中的叫卖声所组成的一支“组曲”来展现纷纭驳杂的老北京市井生活风貌。
为了加强“组曲”的音乐性,将吆喝声分成男女不同声部,有独唱、齐唱,有强音、弱音处理,并特邀剧院的效果专家冯钦同志配器,将老北京小商贩所使用过的响器“惊闺”“唤头”“冰盏”“小云锣”“小皮鼓”“小梆子”等融入“组曲”演奏,起到增加行业特色的作用,使观众产生意外的审美享受。
参加演出的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大写的艺术家:
于是之(1927�2013)
英若诚(1929�2003)
牛星丽(1928�2009)
黄宗洛(1926�2012)
林连昆(1931�2009)
李翔(1928�2002)
童超(1925�2005)
孟瑾
童弟
蓝荫海
朱旭
杨宝琮
田春奎
(以上排列不分先后)
指挥:李滨
报幕:黄宗洛
他们的每一位都是国宝,他们的联合演出就是一段当之无愧的绝唱。
1983年,画家吴冠中看了演出后,说:
春节之夜,在众多令人欢笑的电视节目中,我特别喜爱人艺合唱团的叫卖,腔调逼真,节奏组织得十分和谐。在美的享受中我被带到了几十年前,初到北京的回忆中,在街头巷尾处处听到的叫卖声,尤其是在寒夜、霜晨,这些叫卖声更感人心肺,声腔是美的,是智慧的创造,但大都诞生于苦难的生活。人艺合唱团的这个叫卖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一幅解放前北京劳动人民的广阔生活画图,对生活的发掘是深刻的,意境深远!
听,老北京的声音��
据李滨老师回忆,这段演出之后,他们还奉献了一段《淮河号子》,由童超领唱。衷心期待有朝一日也能看到那个节目!
视频来自戏曲曲艺两门抱
引述部分摘编自徐徐道来话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