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风向吹

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风向吹

2018-06-27 10:07:26
来源: 互联网整理,仅供参考

声音的眼睛|第490-3期    点上方蓝字关注即免费订阅



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风向吹

作者 | 徐志摩    朗诵 | 谭成艳

编辑 | 杏花微雨ID:shengyindeyanjing

谭成艳,来自重庆开州区,现在是一名学习播音与新闻专业的大一学生,热衷于有声语言创作,立志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有声语言作品的美感,让更多人因此受益,曾荣获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之大学生来讲思政公开课特等奖;第一届[友善.同心.启航]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①写于1928年,初载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号,署名志摩。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道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诗作问世后,文坛上只要听到这一声诵号,便知是公子驾到了。


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关于这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这一股强大的旋律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

   

全诗的意境在一开始便已经写尽,而诗人却铺衍了六个小节,却依然闹得读者一头雾水。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呢?有一千个评论家,便有一千个徐志摩。但也许该说的已说,不明白却仍旧不明白。不过我认为徐氏的一段话,倒颇可作为这首诗的脚注。现抄录如下:


“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那一天。……生命从它的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与勇敢。为此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生命是一切理想的根源,它那无限而有规律的创造性给我们在心灵的活动上一个强大的灵感。它不仅暗示我们,逼迫我们,永远望创造的、生命的方向上走,它并且启示我们的想象。……


我们最高的努力目标是与生命本体相绵延的,是超越死线的,是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

(《“新月”的态度》)


这里说的既是“新月”的态度,也是徐志摩最高的诗歌理想,那就是:回到生命本体中去!其实早在回国之初,徐志摩就多次提出过这种“回复天性”的主张(《落叶》《话》《青年运动》等)。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怕惧、猜忌、计算、懊恨所苦闷、蓄精励志,为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他要人们张扬生命中的善,压抑生命中的恶,以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宇宙的真理。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啊!它决不是“她的温存,我的迷醉”、“她的负心,我的伤悲”之类的恋爱苦情。这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虽然到头来总不负黯然神伤,“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从这一点上,我们倒可以推衍出《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一层积极的意义。


由于这首诗,许多人把“新月”诗人徐志摩认作了“风月”诗人。然而,当我们真的沉入他思想的核心,共他一道“与生命的本体同绵延”,“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我们自可以领略到另一个与我们错觉截然不同的徐志摩的形象。(王 川)


版权与征稿

原创作品,转载须授权。文字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责任主编支离疏,主编杏花微雨。投稿邮箱:1019751366@qq.com 。

声音的眼睛

长按二维码   直接关注

  • 微信好友

  • 微信朋友圈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