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净宗:时间是心念之觉动

释净宗:时间是心念之觉动

2018-06-27 09:59:14
来源: 互联网整理,仅供参考

声音的眼睛|第470期    点上方蓝字关注即免费订阅


时间是心念之觉动 

文 | 释净宗   画 | 田旭桐   诵 | 芬陀利华 

编辑 | 杏花微雨id:shengyindeyanjing

   

时间,科学之解释,似与运动有关;以佛教来看,时间乃是心念之觉动。这就常人之经验也可明一二,如静坐时心较专注凝定,少躁动,一小时亦如一小会儿;急切等人时,心念波动甚大,则一小时如很长时间。


总之,心动故有时间,心若完全寂止,则时间消失;时间消失,即没有先后次序等概念,三世一切顿然全现。比如放掌于空中,则有掌上掌下;抽掌则无上下,浑然虚空,浑然虚空故,一切上下左右皆在其中。 


《华严经》有言,“我于一念见三世”“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一念何以能见三世一切劫?因心寂止故。万法唯心,此心寂止,明照一切,故三世所有一时显现。 

譬如电影胶片,一张一张排列,按序播放,则见人物动作,此生彼灭。然见前则不见后,后未来故;见后则不见前,前已过故。由心意识妄立过去、未来,而有见前见后之一连串动作,实则一张一张图片而已。



若总排列于眼前,从第一个动作(过去),到中间动作(现在),到最后一个动作(未来),一眼尽见:是为凡夫之一念见三世矣。则佛眼一念见三世实不为奇,亦可以任意调换次序,如同把胶片任意摆放一样。可知“一念见三世”之“念”与“见”,自是佛菩萨之念与见,与寻常所说之凡夫念与见不同,不过用这两个字而已。


阿弥陀佛之无量寿,实是无生无灭之无时间之无量寿,非有生有灭之有时间而时间长之无量寿。



作者:释净宗,1966年生于安徽宣城,1986年毕业于中国民航学院。1990年皈依三宝。1994年出家修行。1997年受具足戒。2004年领导恢复重建安徽弘愿寺。多年来,专依专弘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在教界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微信公众号:净宗之声(ID:jingzongzhisheng)。

朗诵者:芬陀利华:支离疏朗诵教学精修班学员,最喜欢的事,念南无阿弥陀佛,沐浴佛光,心向极乐。


支离疏朗诵班报名详情点击 招生简章

版权与征稿

音频系原创,转载须授权。文字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责任主编支离疏,主编杏花微雨。投稿邮箱:1019751366@qq.com 。

声音的眼睛

长按二维码   直接关注

  • 微信好友

  • 微信朋友圈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