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7:00,川影“学院杯”社教节目主持人大赛在金牛校区剧场开战的战况可谓十足焦灼,整个朋友圈都被到达现场的观众们刷屏啦~直播收视率也是节节飙升!出席本次大赛的评委老师有国家一级播音员、四川省视协播音主持专委会副秘书长徐波,学院01级毕业生、四川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第一时间》《大城小家》节目主持人、四川广播电视台十佳节目主持人刘晓,四川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早安四川》《四川交通》节目主持人杨宇,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筑巢1+1》《美家美户》《非同小可》《求学直通车》等多档社教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原南京电视台十佳主持人、2012学院杯主持大赛综艺组冠军李震巽,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主系教师付饶。特邀嘉宾有学院教师、四川广播电视台海外社教中心主持人兰妹,学院教师、成都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刘子瑞。本次大赛导演为播主系教师宋池、叶轶凡、闫庚。学院播主系主任赵小蓉老师出席大赛,学院毕业生程家浩、学生邹露担任大赛主持。
整场大赛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进行全国现场直播,由学院播音主持系大型活动部、高摄传媒转播中心承担转播任务,转播导演为播主系教师周欣。值得一提的是,周欣老师带领的播主系摄像制作提高班(高摄班)15级同学作为新手,本次独立完成了这场重要的直播,教学成果得到充分证实!
接下来就是大赛时间啦!
在参赛的十七名选手带来的一段舞蹈后,川影“学院杯”社教节目主持人大赛正式拉开序幕。
比赛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有备而战、设身处地、最佳拍档。首先是第一轮比赛“自备视频展示,90秒现场主持”。这一环节中,十七名参赛选手的自我介绍短视频各有特色。 现场主持部分大致分为生活百科类、文化类、旅游节目类三大类别。
生活百科类中,7号选手,用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给现场观众百科“中国人为什么头大”。
16号选手,不仅自备了一段街头采访视频,还把实验室搬到了舞台上,用现场试验的方式给观众们答疑解惑,原来“柿霜”真的可以治口腔溃疡。
文化类节目中,选手们则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国悠久的文化习俗精炼展示。语言是文化沟通的桥梁,3号选手运用的双语播音主持风格,将日语英语中的敬语知识带给观众。
6号选手走温情风,在短短的90秒中,用两张照片:张伟推着78岁的奶奶到北京旅游;贾玲亲身经历改编的小品两个例子,讲述了现代生活中一个现实的问题,“当代青年人与父母分隔两地,莫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旅游类节目主持则比较风趣活泼。2号选手的节目是香港行,他形象地描述了煲仔饭的糯香,甚至将香港街头吃煲仔饭的小饭馆的场景搬到了舞台上。
8号选手将近日开通的“西成高铁”融入进自己的主持稿中,带着观众们从成都火锅一路北上,途中品味了例如西安羊肉泡馍等美食。
还有5号选手的《走天下》,带领观众们走进广东,体会不一样的广式早茶文化,茶壶没水了怎么办?传统礼仪“揭盖蓄水”为你普及早茶小知识。
经过第一轮的初试之后,9位选手获得晋级名额。第二个环节则更加惊险刺激,主持人大赛,玩起了“freestyle”。
第二轮freestyle结束后,3号、5号、6号、7号、8号和11号六位选手留在了最后的PK场上。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具考验力的环节��最佳拍档。六位选手需要两两组合,现场抽取小道具和情景,根据抽到的题目,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段主持。
3号、5号选手抽中了“汽车机油”搭配“少儿节目”,这个搭配可谓新奇又古怪。两个看似毫不相符的题目,在两位选手的配合下,竟然也能淡定自若地表现出来。两位主持人用可爱的亲和的语气为观众们解释了汽油的危害,在即兴的舞台上还能跟现场观众进行配合,表现可圈可点,主持功底可见一斑。
三轮比赛过后,老师们也对十七位选手的表现作出了中肯的点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选手们各自的问题:看图说话不要跑题,措辞的精准度要好好把握;主持过程中更要接地气,而不是一昧地上纲上线;自备稿件的过程中,准备的服装不要与视频背景叠色,要做好赛前的充足准备等。
老师们的评价十分认真用心,台上的选手们也频频点头吸取着经验教训。
最后是最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奖的六位选手都是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