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随县,炎帝故里,华人老家。
这方土地,最早点燃科技创新的火种。炎帝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其八大功绩恩泽后世,堪称科普惠民的典范。
沧桑五千年,巨变一夜间。新随县的成立,开启了炎帝故里发展史的新纪元。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县战略,谱写出一曲气势磅礴的科普惠民新篇章。
从零迈向高精尖
随县科普工作纪实2009至2016
如今的随县,讲科学爱科学氛围浓厚,学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奔涌。这一生动局面,凝聚着新随县第一批科技工作者7年来的心血和汗水。
这7年,是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7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7年,是科技腾飞成果丰硕的7年
艰难起步神农故里开新花
2009年7月29日,新随县宣告成立,一批批拓荒者豪情满怀,扎根烈山。
这里没有经济开发区,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宽阔的马路,甚至没有一栋像样的办公楼。
随县艰难,随县科协更艰难。没有公务车,没有办公房,没有办公设备,没有办公经费,筹备组工作人员曾在团县委借居办公。
厥水汤汤,烈山巍巍。从凝望炎帝大像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心,已经悄然融入这片久违的大地。
携手并肩,风雨同行。他们向神农纪念馆借用两间房安家,向县统计局化缘第一批办公设备,向财政局争取到6000元开盘经费。第一项工作是建立科普惠农项目网上申报平台,区区1万元的费用,是向马铃薯协会借来的。
模家底保稳定,抓对接争支持,理思路谋发展,短短一个月,随县科协各项筹备工作顺利开局。
8月27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随县科协成立暨随县首届科学发展座谈会隆重召开,共和国最年轻的县级科协诞生了
神农故里开新花,汇入科协百花园。会上,传来省科协的贺电,带来全省科协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150万科技工作者的热烈祝贺,整个会场掌声雷动。
豪迈启程烈山脚下抖精神
新随县百业待兴,人们渴求知识渴求技术渴求创新的愿望尤为迫切。
2010年,县科协提出一个大胆的目标创建湖北省科普示范县,并向全国科普示范县迈进。
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挤出财政资金,将人均科普经费提高到0.33元,迅速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全县科普工作高位推进。
县科协创新工作思路,借用厉山三中新建的学生食堂,建起1600平方米的过渡时期科技馆,面积是示范标准的两倍在厉山老街炎帝功德殿和神农社区,十多米长的科普画廊相继安装到位,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同时,全县19个镇场建起了科协组织,391个村建起科普站栏员,科普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基地从无到有遍布城乡,实现了科协组织全覆盖。
这一年,随县马铃薯协会大力推广新技术,创造了亩产马铃薯3365.1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是全国平均亩产的两倍多。中南11省马铃薯专家学者来随县观摩深沟高垄全覆膜栽培技术,中央电视台现场采访报道。
到年底,捷报频传。随县科普工作在全省120多个同级单位中排名42位,被评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县随县马铃薯协会尚市葡萄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新街镇蛋鸡养殖科普示范基地被评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先进单位。
这一年,县科协3名工作人员为完成海量工作,一人当作两人用,两步并作一步走,52白黑习以为常。他们用实际行动,为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随县精神写下生动注解。
高歌猛进科普花开满园春
按照大协作大联合思路,县科协围绕四个服务,面向五大人群, 走社会化科普之路,把科技基因种在田间地头种进千家万户。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先后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7家,创建省级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8家。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涌现出马铃薯葡萄食用菌水果茶叶等7个国家级优秀农技协,安居蔬菜示范基地获得国家奖励,有 7个示范基地获得省级奖励。统计显示,协会基地辐射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0以上。
围绕居民科学文化生活素质提高,完善社区科普设施科普组织建设。依托 站校网组会员科普体系,实施再就业平台科普文化一条街洁美家园三屏互动等特色科普工程,科普之光照亮社区家园。
围绕城镇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先后创建科普示范企业9家产学研合作基地11个,实施金桥工程13项,新增利税19764万元,节约资金4442万元。全县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职工科学素质大幅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围绕青少年科技创新,广泛开展大篷车进校园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教育实践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孩子们亲身感受科技的神奇奥秘,燃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厉山三中被授予省级科普示范学校。
围绕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养提高,扎实开展科普报告会科普展览心理卫生健康讲座等科普活动组织干部公务员深入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参与科普公益事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每逢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节点,报告会讲师团培训班志愿者等组成强大的科普军团,闹热街头辐射村庄,掀起阵阵科普热潮。
科普活动丰富多彩,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随县香菇产业突破了菌种研发和精深加工的瓶颈,成长为全县第一大支柱产业,至2015年,全县种植香菇1.6亿袋产菇6.5万吨,食用菌加工企业达60多家,从业人员30万,产值突破200亿元,年创汇4.2亿美元。火红的桃子金黄的稻穗娇艳的花朵肥硕的马铃薯随县大地的丰收,是农民的汗水和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换来的。
激情跨越合力问鼎高精尖
推动随县科技向高精尖领域迈进,始终是随县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梦想。
在建县之初,院士专家工作站对随县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县科协实施金桥工程,引导企业对接知名院校,向高精尖领域奋力迈进。
早在2013年,随县首家院士工作站在炎帝科技公司诞生。创新团队以中国科学院的张俐娜院士为代表,重点研发香菇三螺旋葡聚糖的高值化产品。
随后,天星粮油双星生物长久菌业裕国菇业等企业纷纷建起院士专家工作站。如今,随县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9家,一大批知名院校的高端人才汇聚炎帝故里,其中有中科院院士2名二级以上教授7名,有10人成为随县十大产业首席专家顾问。
校企双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转化科技成果9项获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型专利46项。
科技推动随县企业脱胎换骨。濒临倒闭的永祥布业转型生产高分子复合材料,起死回生新欣农业应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技术,变废为宝,改善生态中兴食品推广茶园无公害种植技术,跃升为全省茶叶出口冠军双星生物利用生物材料生产人造骨,一举打破美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科技驱动随县经济迅猛发展。从2009到2015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