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个时候,黄雪明都会来到中越边境的弄怀口岸,参与互市贸易,从而领取到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50元的务工补贴。
黄雪明曾是卡凤村的一个贫困户,由于一次上山务工,不小心踩到了地雷,导致右腿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因此致贫。但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他的困境,2017年他顺利地脱贫了。
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是由黄海乐和卡凤村委组织成立的,合作社以中越边境线上的友谊镇卡凤村边民为主,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边民的边贸互市政策,开展边境互市贸易活动的合作组织。2014年4月,合作社成立之初,他们就明确提出了“入社即脱贫”的承诺,第一次提出了“边贸扶贫”的新理念。
黄海乐是土生土长的凭祥人,在外打拼多年后,怀着对家乡的热爱,2011年带着全部的财富,毅然回到了家乡凭祥市,并在卡凤村租下了58亩农民都不愿耕种的山谷荒地,开发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凭祥卡凤综合服务城”。
在与村民深入交流的过程中,黄海乐发现卡凤村虽处于边贸口岸,但土地都被国家建设征用了,村民失去了土地。虽然国家有鼓励互市的优惠政策,可边民因无资金无货源无销路更无人组织等原因而无法参与互市贸易,大部分失地农民都选择外出打工了。
作为农民的儿子,黄海乐深知土地对农民的重要,他懂得农民失去土地就意会着失业。于是,黄海乐走访了村镇的领导,请教了市里的有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以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为核心的群众互助性组织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利用边贸口岸的地缘优势,组织卡凤村失地农民贫困户参与边境互市贸易,让他们失地不失业,离土不离乡,增收脱贫。
但合作社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建社之初不仅入社人员很少,而且缺乏互市的管理经验和流动资金,诸多难题,摆在了合作社面前。在关键时刻,黄海乐拿出200万元,借给合作社作为流动资金,同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完善管理机制。他还跟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深入各个村屯,向村民宣传合作社的目的和发展前景。
贫困户廖金生,一家三口就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加上儿子还在读书,因此生活比较困难。合作社成立之初,廖金生是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他和大多数村民的想法一样,认为可能是个骗局,所以一直犹豫徘徊。
如今,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1735人,其中贫困户社员677人,占39。
三年来,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累计完成互市交易额十三多亿元人民币,实现利润600多万元,共发放500多万元分红款。边民社员真真正正从边贸中获得了实惠,实实在在享受了党和政府给予边民的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