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蜀源村迎接省美丽乡村考评组验收汇报材料
蜀源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百佳生态村。四面环山,灵金河又名金带溪呈s形,一水环流似玉带贯穿全村,因地形极像四川盆地,故称蜀源,有桃花源之称。它东接中国牌坊群之乡棠樾,南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唐模,西与非遗传承地潜口相攘,北依天上街市灵山,辖蜀源前山铁匠坞北山下蜀口板桥山六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20户,农业人口826人,其中中心村146户498人。耕地65.3公顷,林地山场27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近年来,该村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生态为灵魂以产业为支撑以乡风为根本,组织实施大小项目40余个总投入1193万元美丽乡村专项资金315万元,整合涉农资金878万元。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乡村旅游古建筑保护利用有效结合,强化古村落资源开发存量盘活,初步走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蜀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6.9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3.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98元。
一以规划为引领,提升目标引力
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导向。一是注重整体美,让活力迸发出来。结合潜口镇总规,按照华东休闲养生第一村思路,致力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整体联动,力求做到布局一盘棋规划一张图,精心编制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把千年古村,养生蜀源活力激发出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将规划编制过程转化成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过程,用共同目标统一思想和行动。二是注重个性美,让特色展现出来。按照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因点而设的原则,在个性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明确蜀源古村落建设方向,做到三不两尽不轻易拆除古建筑,不轻易清除古迹,不轻易清除没有安全隐患但具有乡愁韵味的残垣断壁老厨房老柴棚等,尽可能多保留一丝古韵,尽可能留住一抹乡愁。重点对古牌坊古水系古街道古祠堂等进行整治修复,古元素得到充分显示如建成区内首个村史馆;孝徵祠村史馆,被命名为全市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示范点。三是注重人为本,让群众参与进来。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先后召开8次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大会,上门上户117户,充分征求广大村民意见建议,让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决策和实践中来,尊重群众主人翁地位,激发主人翁的热情。
二以生态为灵魂,提升村庄魅力
蜀源村始终把绿色生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通过集中整治,改善人居环境,留住一片蓝天一抹青山一带绿水。在垃圾处理方面,全面推广户集村收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全镇范围内率先试点村级卫生保洁市场化运行,并配置垃圾桶50只,建设垃圾处理池站2处,做到垃圾日产日运日清,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在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方面,自来水已接入城区自来水管网,由徽州区二水厂供水,定期检测水质,通过集中供水使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在卫生改厕方面,拆除露天粪坑粪缸简易茅厕52处,新建公共厕所3座农户卫生改厕累计124户,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4.9。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方面,组织电力电信电视联通移动进行三线整治梳理,拆除更换废弃线1.1万米,新增线路0.35万米,移除电线杆5根。实施电信光纤入户工程,电视宽带信号进一步改善整治乱堆乱放86处,实施改徽53幢,危房改造91户,拆除或改造有碍观瞻的危破牛栏猪栏柴棚8处。在道路畅通方面,潜蜀旅游公路穿村而过,结合世行项目投入50余万元沥青黑化主干道近900米投入35万元修复提升村内石板路1500米,实现户户通。在污水处理方面,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户联户式处理相结合的办法,其中结合世行贷款项目投资78.5万元实施污水处理项目,采用无动力生态处理工艺,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5吨,污水经处理后达到I级B排放标准。同时为保护现有老石板路,维护好空间肌理形态,对不宜接入主管网的农户,建三格式化粪池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在河沟渠塘疏浚清淤方面,整合世行移民后扶资金约160万元疏浚硬化沟渠2480米,实现雨水入沟雨污分流同时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新建机耕桥8座,修复整理古桥2座。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新建村部大楼面积260平方米,改造原有村部面积300平方米,具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科技信息及就业服务人社保障综治调解群众议事等便民服务功能,有专职人员刘碧云和兼职工作人员方春生提供便民服务。在村庄绿化方面,对村内37处小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茶园进行修复提升,对村庄内外及周围2棵百年以上古树实行挂牌保护,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工作,引导村民见缝插针抓好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工作。在村庄亮化方面,在村庄主干道公共活动区域新安装路灯62盏,路灯管护人员上墙公示,确保及时维修。在长效管护机制方面,落实专项资金,保证保洁费用,建强保洁队伍,完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绿化卫生保洁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5项长效管护机制,真正做到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nbsp
三以产业为支撑,提升内生活力
美丽乡村建设最核心的要求之一,是有产业能富民生活好。为此,蜀源村始终把大力培植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动力之源。一是盘活1700亩闲置集体林场,与上海北岸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用于开展中药材种植活动,年增收11.05万元。二是积极用好区委区政府异地办厂原地纳税政策,2016年村引进企业纳税财政奖励2.2万元。三是以毛竹苗木菊花西瓜大米为重点,大力发展种植业达800亩。四是依托徽州农舍品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蛋糕,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古村落资源开发存量盘活的同时,在道路沿线两侧50余亩流转土地上进行向日葵特色景观带培育,打造田园观赏区加大对蜀源乡村旅游网上推介力度,在去哪儿携程推出网络订房业务。仅2016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来村欣赏葵花的游客8.2万余人次,蜀源驿站共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
四以乡风为根本,提升后续动力
群众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群众素质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今后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必要的和重要的保证。因此,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蜀源村采取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形式,组织教育引导好群众,大力提升群众素质,有效加快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一是可学可亲的人。组织开展文明户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创评活动,引导农民争做文明村民,在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