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档案馆BIM综合运用
一: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常州市天宁区,毗邻中心城区,青洋路以东,新堂北路以南,柳墅路以西,地块西侧为高架道路,东侧为规划住宅用地,南侧为规划教育用地,基地面积为15382 平方米。
档案馆总建筑面积:53281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4859平米。主要包括三大功能区:其中档案库房区36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区5000平方米、技术用房及办公4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422平米,主要包含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人防车库等。建筑总高约77米。
档案馆建筑由档案库房、电子库房、档案查阅、展厅、报告厅、档案技术用房、办公用房组成。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建筑,档案馆功能复杂,专业性较强,各种功能空间对设备的要求不一。设备专业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建筑室内管线综合要求较高。
结合档案馆实际运营,档案馆库房要求恒温恒湿,精密空调会全天候开启,建筑层高在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越低越节能。因此各类管线与管线、管线与结构梁需不断优化,以求最经济合理。提高建筑自身的主动节能贯穿了设计始终。
二:项目设计及软件应用中的创新亮点
一、项目BIM实施首先明确项目中采用的BIM建模标准,确定将要使用的BIM软件一致性。其次确定项目BIM执行计划及相关方工作时间节点。随后确定统一的文件格式、模型、提交成果等命名方法,确定统一的度量单位。
二、项目主要应用的软件包括:3Dmax;Revit 2017;Fuzor2017;lumion 8.0;SketchUp 2016;犀牛;品茗HIBIM软件; AE;PR等。
分别应用于解决现场施工动画,效果图、大面积标准建模、参数化建模、提取工程量信息、项目漫游展示、碰撞检测、制作施工模拟动画、景观布置、景观绿化、剪辑视频等方面。
三、项目采用协同平台管理
在模型搭建阶段,不同专业在BIM中组建各自专业的模型,通过协同平台将其整合成全专业模型。
在系统构架方面,由revit端提交或更新数据至web端,并可由手机端下载或查看web端的数据,手机端也可上传问题至web端,并由revit端进行处理。
协同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协同设计、进度把控、资料管理、安质管控和成本控制。
四、BIM的具体应用包括
1.规划分析及决策
在三维城市场景基础上,对常州档案馆规划阶段的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坡度分析、日照分析、视域分析、天际线分析等。并进行多方案动态比选以及设计方案参数化调整。
2.建筑性能分析
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三维模型,对建筑的采光、通风、得热等性能进行三维可视化计算模拟,为建筑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面积指标分析
利用BIM模型协同联动性对房间面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辅助办公面积指标调整,避免超标或者不达标,同时为容积率指标控制提供依据。
4.碰撞检查及线路优化
项目结构复杂,专业综合度高,通过BIM技术,整合各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测,通过软件快速查找出各专业碰撞部位,并反馈给相关施工单位和人员,从而降低成本,减少因现场碰撞引起的施工进度减缓和经济损失。
5.净高分析
基于管线综合模型对净高要求高、管线密集,对结构不利区域进行管线综合排布,提前对净高进行分析。
6.问题汇总
土建、内装、机电等专业通过建立BIM模型对设计图纸进行核对,利用模型碰撞,提前暴露不同专业图纸之间的缺漏和冲突。再对问题归纳整理、修改和处理,防患于未然。
7.工程量统计
BIM作为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模型完成后,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减少了现场工程师、造价人员的人工操作和潜在错误,便于实现材料的精细管理。
8.虚拟漫游
BIM模型通过漫游方式进行施工现场指导,帮助施工人员完成现场施工。在现场施工之前可以进行内部漫游,让工人直观查看施工前后的情况。复杂节点可以通过BIM模型,提供各专业平面图和剖面图,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准确施工。
9.建筑优化
通过原有图纸对复杂节点进行精细化建模,并依据实际情况导出所需求的大样图,通过三维模型与二维图纸共同进行技术交底,保证重点难点区域技术三维可视化,解决现场疑难点。
三:BIM应用总结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项目在土建设计阶段,排查发现了设计中的漏错、冲突等问题,提前变更,对原图进行调整,避免了因草率施工而带来的返工风险。
水电专业通过碰撞试验及管综模型模拟后,可在减少不必要的返工风险的同时,优化线路排布方式,大幅减少原本可能存在的多余材料浪费,尽可能压低占建筑总面积80%的档案库房的层高以降低整体运行成本。后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全程应用,以促进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等参建单位高效协作。
我们期望通过BIM的实践和应用,提升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横向跨阶段和纵向跨团队之间的信息整合应用。